URI ::
http://47.114.119.106/tgaz/placename/hvd_34359
JSON
XML
RDF
placename:
襄州
(traditional Chinese)
襄州
(simplified Chinese)
Xiang Zhou (Pinyin)
type:
州
州
zhou
prefecture
temporal span:
from 583
to 606
spatial info:
POINT
point
N
32.02652
E
112.15870
(geo data source: FROM_FD)
no parents
sub units:
上洪县 Shangho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82]
义成县 Yicheng Xian
from: 583 to 597 [hvd_45731]
义清县 Yiqi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99]
南漳县 Nanzhang Xian
from: 598 to 606 [hvd_45688]
安养县 Anya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55]
常平县 Changpi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65]
思安县 Si'an Xian
from: 583 to 597 [hvd_45687]
旱停县 Hanting Xian
from: 583 to 605 [hvd_45666]
汉南县 Hannan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80]
率道县 Lvdao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72]
穀城县 ercheng Xian
from: 598 to 606 [hvd_45728]
筑阳县 Zhuyang Xian
from: 583 to 586 [hvd_45727]
襄阳县 Xiangya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651]
鄀县 Ruo Xian
from: 589 to 606 [hvd_45977]
阴城县 Yincheng Xian
from: 583 to 606 [hvd_45752]
data source:
CHGIS
source note:
襄州(583年—606年)治所和界线(钱林书编写)
隋开皇三年(583年)改襄阳郡置。治襄阳县,(1)治所即今湖北省襄樊市汉水南襄城区。(2)领有襄阳、安养、义城(即义成,十八年改名穀城)、上洪、率道、汉南、阴城、义清、思安(十八年改名南漳)、常平、旱停(大业初废)、鄀县。(3)大业三年(607年)改为襄阳郡。(4)
注:
(1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襄阳郡:“西魏改曰襄州,置总管府。大业初府废。又在所治襄阳县下曰:“带襄阳郡。开皇初郡废,大业初复置。”据卷29《地理志上》:“高祖受终,惟新朝政,开皇三年(583年),遂废诸郡”为州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91、807页)按:当作隋开皇三年(583年)为襄州,治襄阳县。
(2)《水经》:沔水“又东过襄阳县北。”(《水经注疏》,南京,江苏古籍出版社,1989年,下册,2367页)《读史方舆纪要》卷79《湖广-襄阳府》襄阳县襄阳城:“今府城,相传汉、晋时故址。背负汉水,东北一带,皆缘城为堤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55年,4册,3374页)据牛汉平《明代政区沿革综表-湖广省总表》,襄阳府治襄阳县,即今湖北省襄樊市。(北京,中国地图出版社,1997年,131页)按:当作在今襄樊市汉水南襄城区。
(3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襄阳郡:领有襄阳、安养、义城(即义成,开皇十八年改名穀城)、上洪、率道、汉南、阴城、义清、思安(开皇十八年改名南漳)、常平、旱停(大业初废)、鄀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91页)
(4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襄阳郡所治襄阳县下曰:“带襄阳郡。开皇初郡废,大业初复置。”据卷28《百官志下》:“炀帝即位,多所改革。三年(607年)定令……罢州置郡,郡置太守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91、793、802页)按:当作隋大业三年(607年又改为襄阳郡。
襄州(583年——606年)界:
东界:即安养、襄阳、上洪、鄀县东界,相当今湖北襄阳、宜城县东界。基本同今,但在今襄阳县的耿家集稍北及往南接宜城县东界段,古今小有不同。(1)
注:
(1)东界,同襄阳路(1273年——1281年)东界:安养、襄阳县东界,在今耿家集稍北及往南接宜城县东界段,古今小有不同;上洪、鄀县东界,基本同今。
南界:即鄀、汉南、思安(南漳)县南界,相当今宜城、南漳县南界。鄀、汉南县南界及思安(南漳)县南界东段,部分同今界,部分不同今界。(1)思安(南漳)县南界中段、西段,大部分同今界。(2)
注:
(1)鄀、汉南县南界及南漳县南界东段,同襄阳府(1364年——1475年)南界东段。部分同今界,部分不同今界。
(2)思安(南漳)县南界中段、西段,同襄阳府(1364年——1475年)南界中段,大部分同今界,小部分不同今界。
西界:即思安(南漳)县、义城(榖城)、阴城县西界,相当今保康县中部界及谷城县、老河口市西界。思安(南漳)县西界,不同今界。(1)义城(榖城)、阴城县西界,基本同今界。(2)
注:
(1)思安(南漳)西界,同重州(619年——623年)西界南段,不同今界。
(2)义城(榖城)、阴城县西界,同襄州(758年——963年)西界中之榖城县西界,同今界。
北界:即阴城、安养县北界,相当今老河口市、襄阳县北界。同今界。(1)
注
(1)北界,同襄阳府(1364年——1475年)北界中之光化、襄阳县北界,同今界。
Copyright: 2025 ©
CHGIS
, License:
CC BY-NC 4.0
Published by:
China Historical GIS [Harvard University and Fudan University]
Generated by the
Temporal Gazetteer Servic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