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acename:
滶川郡 (traditional Chinese)
滶川郡 (simplified Chinese)
Chuan Jun (Pinyin)
temporal span: from 557 to 582
spatial info:
POINT point N 31.28965 E 112.64927 (geo data source: FROM_FD) data source: CHGIS
source note: 滶川郡(557年——582年)治所和界线(钱林书编写)
北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置。治[艹汾]川县,在今湖北钟祥县东北长寿河南。(1)领有[艹汾]川、滶陂县。(2)隋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(3)
注:
(1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竟陵郡[艹汾]川县:“后周置,及置滶川郡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89页)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卷5《山南下-郢州》滶川郡治[艹汾]川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80年,上册,488页)按:故作北周孝闵帝元年(557年)置,治[艹汾]川县。据清《嘉庆一统志》卷342《安陆府-古迹》[艹汾]川废县:“在钟祥县北。”(《四部丛刊续编》,商务印书馆,1934年,126册,15页)杨守敬《北周疆域图》画在钟祥县东北处。(清宣统元年,上海,49页)姑作[艹汾]川县治在今湖北钟祥县东北长寿河南。
(2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竟陵郡[艹汾]川县:“后周置,及置滶川郡。又置清县,西魏改曰滶陂。开皇初郡废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89页)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卷5《山南下-郢州》滶川郡治[艹汾]川县。领有[艹汾]川、滶陂县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80年,上册,488页)
(3)《隋书》卷31《地理志下》竟陵郡:“旧置郢州。”又在所领[艹汾]川县下曰:“后周置,及置滶川郡。……开皇初郡废。”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89页)据《隋书》卷29《地理志上》:“高祖受终,惟新朝政,开皇三年,遂废诸郡”为州。(北京,中华书局,1973年,3册,807页)按:“开皇初”,当作开皇三年。姑作开皇三年(583年)废。
滶川郡(557年——582年)界:
东界:即滶陂县东界,相当今京山县西界北段,同今界。(1)
注:
(1)西界,同鄀州(627年——633年)东界北段,同今界。
南界:即滶陂、[艹汾]川县南界,相当今钟祥县西部中界,不同今界。(1)
注:
(1)北界,同石城郡(563年——582年)北界,不同今界。
西界:即[艹汾]川、滶陂县西界,不同今界。(1)
注:
(1)西界,同汉东郡(554拈82年)东界,相当今湖北省钟祥县北部长河、枝水河一线,不同今界。
北界:即滶陂县北界,相当今湖北省钟祥县北界东段,较大部分同今界,部分不同今界。(1)
注:
(1)同承天府(1531年——1645年)北界中段,较大部分同今界,部分不同今界。